亚洲金属百科
金属百科
  • 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钙在人体中作用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也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成年人身体中的钙含量约占体重的1.5%-2.0%,人体总钙含量达1200-1400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组成人体支架,成为机体内钙的储存库;另外1%存在于软组织、细胞间隙和血液中,统称为混溶钙池,与骨钙保持着动态平衡。骨钙主要以非晶体的磷酸氢钙(CaHPO4)和晶体的羟磷灰石(3Ca3PO4×Ca(OH)2)形式存在,骨骼通过不断的成骨和溶骨作用使骨钙与血钙保持动态平衡。
  • 钙对人体所有细胞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生理调节作用。钙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激活剂,使人体各器官能够正常运作,由于钙元素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每天必须补充钙,钙在人体内含量不足或是过剩都会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
  • 孕期补钙胎儿期:从胎儿第3个月开始,胎儿对钙的需要量骤然增加,母体低钙将直接影响到胎儿的身高、体重、头颅、脊椎及四肢的发育。若母体继续缺钙,孕期会造成腿抽筋、流产、难产、骨盆畸形,甚至出现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癫痫、蛋白尿、水肿等,严重危及胎儿和母亲的生命。为了母体及胎儿健康考虑,孕期的钙摄入量为每日800~1200毫克。
  • 新生儿期:新生儿期(出生后28天内))阶段出现胎儿自生的低钙期,以激发钙的自稳系统的启动,此阶段需要从母乳中摄取大量的钙营养,由于母乳中缺少维生素D,如在出生2周后未及时补充,可能会出现低钙、惊厥、哮喘等危险症状。
  • 婴幼儿期补钙婴幼儿期:婴幼儿期(出生~3岁)阶段为人一生中代谢最旺盛的时期,大脑和身体迅速发育,乳牙长出,此时体内的钙量将直接影响到前期的生长发育。如果缺钙可能出现出牙迟、厌食、多汗、枕秃、鸡胸、O形腿、X形腿,并会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肠炎等,给生活和成长带来不便。
  • 学龄前期至青少年期:此阶段成长速度较快,脑的重量增加,脑的内部结构发育完全,恒牙长出,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到青春期后骨骺逐渐愈合,身高的增长开始变慢并逐渐停止,补钙错过这个阶段,将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状态。
  • 成人期(18~45岁):此阶段体内骨钙储存达到最高峰,但这一时期工作、学习、生活的压力加大,会消耗掉体内大量的钙,这一时期如果缺钙,将会引发各种老年性疾病。
  • 中老年补钙中老年期(4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大量的钙营养被消耗,需从骨骼中将钙调入血液,造成骨密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症。老年人骨钙丢失可达30%~50%。长期地将骨钙调入血液,可能导致血管、组织、细胞内的钙量增加。随之,血管壁、心肌、肾脏中钙淤积,造成周身麻木、神经衰弱、情感淡漠、便秘、嗜睡、性功能减退、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结石症、肿瘤等老年性疾病。在此时,甲状腺的C细胞会分泌降钙素促进骨钙还原,在还原过程中又形成了游离钙在大骨节边缘的异位沉积——骨质增生,也就是说,骨质增生是由于缺钙而引起的。这些病理和生理变化致使很多中老年人的生活受到困扰。
  • 推荐每日钙供给量标准:
  • 从初生到10岁儿童600毫克,10~13岁800毫克,13~16岁1200毫克,16~l9岁1000毫克,成年男女800毫克,孕妇1500毫克,乳母2000毫克。青春期前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钙的需要量也相对最大,可达成人需要量的2~4倍。要特别注意补充。
  • 钙摄入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生理性钙透支,造成血钙水平下降,在缺钙初期,可能只是发生可逆性生理功能异常,如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心脏出现室性早搏等反应。如果持续的低血钙,人体将长期处于负钙平衡状态,进而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其他可导致疾病包括:儿童佝偻病、手足抽搐症以及高血压、冠心病、肾结石、结肠癌、老年痴呆等疾病。
  • 根据缺钙人群年龄不同,相应病症也不同,具体情况如下:
  • 不同人群缺钙
  • 儿童:厌食、偏食;不易入睡、易惊醒、夜啼;感冒;头发稀疏;智力发育迟缓;学步、出牙晚或出牙不整齐;阵发性腹痛腹泻;X或O型腿;鸡胸;烦躁、盗汗,方颅、佝偻病、骨骼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 青壮年:偏食、厌食;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劳;腿软、抽筋、腰酸背痛、体育成绩不佳;免疫力低、易感冒、易过敏;蛀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皮肤缺弹性显得松垮,衰老;眼睛晶状体缺弹性,易近视、老花;血管缺弹性易硬化;神经性偏头痛(占女性的10%-20%)、烦躁不安。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抽筋乏力;关节疼;头晕;贫血及产前高血压综合征;水肿及乳汁分泌不足。
  • 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各类骨折;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结石、肿瘤;老年性皮肤病痒;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牙齿松动、脱落;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 补钙的食物有哪些
  • 缺钙人们首先就会想到补钙,但是补钙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用适当方式补钙。以下给大家提供的是辅助补钙食物,具体食用情况,请在医生建议下使用。
  • 含钙食物日常补充钙质的食物有:牛奶、酸奶、奶酪、泥鳅、河蚌、螺、虾米、小虾皮、海带、酥炸鱼、牡蛎、花生、 芝麻酱、豆腐、松籽、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芹菜、雪里红,羊肉和鸡肉和大部分干果等。
  • 老年人不适宜长期靠喝牛奶补钙,因为此方式补钙会促使老年人患上老年性白内障。因此老年人不宜长期大量食用牛奶来补钙,应以水产品如虾皮、海带;豆制品等其他含钙高的食物与奶相间食用。对含草酸多的蔬菜先焯水破坏草酸,然后再烹调。如:甘蓝菜、花椰菜、菠菜、苋菜、空心菜、芥菜、雪菜、竹笋。
  • 补钙过程中还要服用维生素D以帮助身体对钙的吸收。
  •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可以适当的减缓缺钙情况:
  • 吃好早餐:人体早上对钙的吸收能力最强。
  • 多做体育运动:运动可使肌肉互相牵拉,强烈的刺激骨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减少钙质丢失,推迟骨骼老化,同时有利于人体对饮食中钙的吸收。
  • 多晒太阳:紫外线能够促进体内VD的合成利于钙的吸收。但紫外线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或者使用ZZ-2紫外线治疗仪照射皮肤促进钙的吸收。
  • 尽量少吸烟、喝酒、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高盐摄食。
  •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饮食中盐的摄入量,是钙排出量多少的主要决定因素。即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
  • 饮食混乱是缺钙成因:营养对骨的疏密关系密切。幼时营养不良会阻碍骨头正常发育,导致老年时骨质流失加快;成年后饮食混乱也是导致缺钙和使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 膳食钙适宜摄入量-中国
  • AI(适宜摄入量):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 UL(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指平均每日可以摄入某营养素的最高量。当摄入量超过UL时,发生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增加。
  • 经验证,补钙好处多多,例如:补钙可以减肥、降压、预防心脏病、降低胆固醇、预防近视、补钙防腹痛(特别是孩子)、补钙防止肾结石、补钙防止经前综合症、补钙促高、补钙防癌、补钙延寿等。
  • 钙剂的分类及补钙效果
  • 钙制剂分无机钙、有机酸钙、有机钙和天然生物钙四大类。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属于促进骨矿化药物,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药物。钙制剂即人们常说的补钙剂,它常和维生素D联合应用。若单独补钙,效果不好。具体介绍如下:
  • (1)无机钙类:
  • 包括氧化钙、碳酸钙、磷酸氢钙、氯化钙、氢氧化钙等。无机钙含钙量高,溶解度低,对胃肠道刺极大,主要用于急性钙缺乏症(手足搐搦)的治疗。一般不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由于,在各种钙盐中,钙含量高,碳酸钙的吸收率最高,约为40%,且价格相对低,因此许多学者推荐使用碳酸钙作为补钙剂。碳酸钙必须经胃酸作用分解为钙离子后才能被吸收。如果胃酸分泌不足,碳酸钙可影响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时可出现便秘、恶心等胃肠道副作用。
  • (2)有机酸钙类:
  • 包括葡萄糖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枸橼酸钙等。有机酸钙钙含量低,溶解度高。葡萄糖酸钙、乳酸钙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但其中含有的钙成分较低(乳酸钙为13%,葡萄糖酸钙为9%),因而每次用量较大,口服不方便,多用于静脉滴注,常用于调节患者体内电解质平衡。
  • (3)有机钙类:
  • 包括L-苏糖酸钙、乐力氨基酸螯合钙、金钙等。有机钙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
  • (4)天然生物钙:
  • 牡蛎这类钙是将海洋生物(如贝壳,牡蛎等)或动物骨骼进行加工处理而生产出来的钙产品。
  • 使用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必须明确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对症补钙。
  • (2)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补钙不能替代正常的、必要的饮食补钙。
  • (3)补钙要打“持久战”,要长期、均衡的补钙,既不可突击吃药、突击补钙,也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4)要选择对胃肠道刺激小的钙制剂。
  • (5)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
  • (6)使用雌激素副作用较明显,有可能诱发子宫内膜癌的老年女性,适当加大服用钙剂的剂量,同时减少激素的用量,同样可以达到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 因此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补钙产品,请在医生指导下理性选择,理性补钙。
  • 补钙误区虽然补钙对人体好处多多,但请切勿盲目补钙,建议每天补充量不超过2500毫克钙离子,虽然说补充过量不会立即出现中毒的症状,但是补充过量的钙离子会影响人体对其他必须矿物的吸收率如、铁、锌、磷等。且还会对人体产生其他不良影响,如厌食、恶心、消化不良、便秘;婴儿囟门过早闭合,头颅不能随着脑的发育而充分增大,一方面形成小头畸形,另一方面限制脑部发育;骨骼过早钙化闭合,身高生长受限;儿童低血压,后期有罹患心脏病的危险等等。
  • 母亲及婴幼儿补钙误区:
  • 钙片1. 补钙就是多喂钙片。其实,钙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必须有维生素D的帮助。因此,在服钙片的同时,应适量给孩子口服鱼肝油等维生素D制剂,或是让孩子多晒太阳,以促进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否则,吃再多的钙片,孩子照样会缺钙。
  • 2. 补钙会加快骨愈合。研究证明,除了更年期妇女和老年人,通常情况下,骨折的小儿体内并不缺钙,因此无需补钙。由于骨折后小儿活动减少,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骨骼对钙的利用反而会受到抑制。如果盲目长期大量补钙,会增加罹患消化道、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的危险。
  • 3. 把钙片碾碎混在奶里喂孩子。这种做法不妥。在一般情况下,混在食物中的钙片只能吸收20%,其余的会经粪便排出。如果喂奶时喂钙片,奶与钙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不仅不易吸收,乳汁也不容易消化了。正确的方法是,在喂奶后1~2小时,胃内容物大部分排空了再给孩子喂钙片。
  • 4. 母亲不用补钙。这是一种偏见。自妊娠第七个月开始到哺乳期,由于胎儿、婴儿骨骼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此时,如果母亲膳食中钙的含量不足,不仅母亲会丢失钙质,发生小腿麻木、抽筋等症状,新生儿还可能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因此,母亲补钙很重要。正确的做法是,孕妇可每日补充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和1克钙片,或在孕7个月时一次性口服10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哺乳的母亲也应注意进食含钙较多的食品,如豆类、虾皮、骨头汤等,必要时可适当口服维生素D和钙片。
  • 常见补钙误区
  • 1.补钙越多越好。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的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这个摄入量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mg。摄入钙过多,可能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利用,也可能导致患肾结石病的危险性增加等。因此,营养素摄入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而过量也可能对健康有害。补钙过量的主要症状是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严重的还容易引起高钙尿症,同时儿童补钙过量还可能限制大脑发育,并影响生长发育。
  • 钙片补钙2.吃钙片是补钙的最佳途径。在我们每日摄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达到增加钙质的目的,像奶制品、豆制品等。比起钙片,这些食品存在着价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点,应为补钙首选。专家也指出通过饮食补钙是最好最安全的途径 (儿童补钙也是如此)。除了日常的食物调整以外,如果还不能达到身体需要,采用营养素补充剂或强化食品也是解决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 虚假补钙广告3. 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 另外,目前我国居民每日摄钙量为400毫克,营养学会公布的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毫克,摄钙水平确实相对较低。但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摄钙量地区差异很大,并非人人缺钙。
  • 4. 保健品与药品概念混淆。从国家法规要求来看:保健食品是食品,不允许有任何毒副作用,而药品是允许有毒副作用的。药品是在疾病状态下吃的,食品是可以让国民日常食用的。就时间而言,药品是偶尔吃的,食品可以经常吃。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营养素产品在批成药品时,它的剂量允许大一些。长期大剂量摄入某些营养素对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 合理膳食补钙5. 日常合理的富钙饮食就可以补充足够的钙,不必专门特意去补。虽然海水中的鱼类在富含钙的海水中生活,从来不缺钙,而在陆地生存的动物,包括我们人类,由于远离了海洋,所以时常会出现钙缺失。为了应对缺钙,还专门进化出一个腺体,即甲状旁腺。在身体缺钙的时候,甲状旁腺分泌激素,从骨骼“银行”取钙应急,但这却可导致骨质疏松。而且,阳光的照射和钙的吸收关系密切,可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总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如果这样,即使我们摄入了含钙的食物,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日光浴”而吸收不好。我国东北地区由于气候严寒,在漫长的冬季经常足不出户,晒不到太阳,就会因缺钙而产生腰腿疼。另外,年轻时的体育锻炼,特别是帮助长骨的运动对增强骨质十分有益。年轻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充足的人,很少患骨质疏松症。在35岁左右骨峰值形成后,特别是进入中、老年期,锻炼起着维持骨质、防止骨质丢失的作用。如果我们保证不了经常性、饱和度较高的体能锻炼,缺钙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 6. 补钙容易造成体内钙太多,形成高钙血症。如果认为高钙血症是因为身体内的钙太多了才会得的一种病,那就大错特错了。成人体内钙含量约为1200克,其中约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约1%的钙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当人体钙摄入不足时,血钙浓度就会下降,甲状旁腺就会从骨骼“银行”中取钙。由于骨骼中的钙含量及浓度远远高于血液,所以往往会提出过多。这些多提的钙在血管及组织中骤增,这时就患了高钙血症。所以说,高钙血症恰恰是因为缺钙才会得的病。 但医生也建议补钙因人而异,过量补钙或致慢性中毒。
  • 7. 补钙太多会使孩子的骨骼提早结束发育,个子长不高,最好采取宁少勿多的原则。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当人体钙源充足时,不但不会发生甲状旁腺从骨库中提钙的现象,还会通过甲状腺分泌的降钙素不断向骨骼“银行”“存”钙,从而保持体内钙的良性循环。由于钙对人体是一个外源性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因此需要源源不断从体外补充。缺钙时肠壁会竭尽全力吸收钙,当吸收至体内足够所需量时,多余的部分就会排出,所以根本不必担心补钙太多会使孩子的骨骼提早结束发育。
  • 8. 不缺钙时不用补,等缺了钙再补也不迟。很多人都认为,只要不缺钙就不必费力补钙。人的一生从胎儿时期开始就有许多补钙的机会,如果错过了就会带来遗憾。婴幼儿补充足够的钙,能够增强神经组织的传导能力,预防小儿佝偻病。8-18岁是达到高峰骨质的关键时期,在早期发育期将钙补足是使高峰骨质达到最佳状态的必要条件,也是最有效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的方法。人过中年骨质逐年丢失,每年大约丢失0.7%-1%。女性到了更年期后,骨质丢失加速,65岁后可能丢失骨钙的35%-50%,男性可能丢失30%-36%。这个漫长的人体钙丢失的过程,就好比一个无声无息的杀手给人类带来两大疾患,一方面由于骨钙丢失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及各类骨折;另一方面由于血液及细胞内钙浓度增高,导致钙在血管壁和心肌、肾脏等软组织中沉积,甚至沉积于脑、脊髓及眼球的水晶体内,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结石、老年痴呆及恶性肿瘤等病症。为了避免这些严重的后果,人体在儿童期、青春期、成熟期均应保持“正钙平衡状态”,即摄取与吸收的钙大于消耗、丢失的钙。不要等到缺钙时再补,那时已经太迟了。
  • 9. 在商场、药店通过仪器的简单测试就能确定是否缺钙。事实上,这些场所摆放的“单光子骨密度测试仪”只能测人体手臂的尺骨和桡骨,而人体钙流失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腰椎和胯骨的缺钙,因此这种测试并不准确。
  • 10. 补钙产品卖得越贵,含钙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补钙品宣称"沉积好、吸收快",有的宣称"颗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钙""纳米钙",让人们觉得钙越细小越易吸收。实际上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和钙产品的颗粒大小无关。要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 11.老年人单纯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对于老年人来说,缺钙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单纯补钙并不能全面防治骨质疏松症,需要从改善膳食结构和服用补钙剂两方面加强钙的摄入。
  • 12. 补钙首选含维生素D的产品。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慎服大量添加维生素D的补钙剂,服用过量会产生积蕴中毒现象。
  • 运动加强对钙的吸收13. 单靠补钙就可以强健骨骼。强健骨骼所需包括钙,蛋白质、镁、锰、锌、等营养元素配合。另外多进行体育运动、多晒太阳,适当吸取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加强肠道对钙的吸收;运动可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质生成。
  • 14. 每天一杯牛奶,足以满足需求。一般情况下一杯250毫升的牛奶一般含钙200毫克,一杯牛奶中所含钙量与每天人体所需钙量差距较大,因此在日常饮食过程中要多食含钙食品,而不仅仅只是一杯牛奶。
  • 15. 骨头汤有助于补钙。骨头汤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但单纯靠喝骨头汤很难达到补钙的效果。
  • 16. 含钙高的营养补充食品补钙效果好。补钙其实并非越多越好,“分次补钙和随餐食用”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
  • 吃豆腐补钙17. 用内酯豆腐来补钙。虽然,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补钙食品,但内酯豆腐不是钙的好来源,原因是制作过程中没有添加钙的凝固剂,且水分太多,蛋白质和钙含量都很低,因此不适合用来补钙,同时,“日本豆腐”也不适用于补钙。
  • 18. 吃牛肉有利于骨骼。不少人认为欧美人骨骼强壮是因为爱吃牛肉。事实上,很多吃牛肉甚多的人,正是钙缺乏相当严重的人。这是因为牛肉本身含钙量极低——所有的肉都是这样。所以,缺钙的人应当适当控制肉类的摄入量,不论是红肉还是白肉。
  • 吃蔬菜补钙19. 吃蔬菜与骨骼健康无关。实际上,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的钾、镁元素,可帮助维持酸碱平衡,减少钙的流失,本身还含有不少钙。绿叶蔬菜大多是钙的中等来源,如小油菜、小白菜、芥兰、芹菜等,都是不可忽视的补钙蔬菜。
  • 20. 水果代餐有利于骨骼健康。很多减肥女性认为,只要吃水果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经常用水果代替一餐饭。水果是一种有益酸碱平衡的食品,却不是钙的好来源,而且严重缺乏蛋白质。
  • 21. 喝饮料与补钙无关。饮料中大多含有磷酸盐,而磷酸盐会严重地妨碍钙的吸收,促进钙的流失。茶水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其中含磷量低,还有促进骨骼牙齿坚固的氟元素,因而喝茶对骨骼健康是有益无害的。
  • 22. 年轻人不需要补钙。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年轻人正是补钙的黄金时期。
  • 全家轻松补钙小贴士:
  • 补钙小贴士清晨6-9点是心脏病、中风,哮喘、肺气肿及癌症发病及最易死亡的时刻,此时适量补钙,事半功倍。
  • 经期特别是各种原因导致过量子宫出血的女性,应该多补钙和维生素C。
  • 在地下室工作的“鼹鼠”类人群,经常远离阳光,必须额外加量补钙。
  • 随身携带钙片,特别是随身携带急救药品的中老年人,在感觉最不好时加嚼几片钙片,对缓解症状会有帮助。
  • 不论何种钙片,服用时请时刻牢记嚼服,所选择的钙片以不用加服维生素D就能顺利吸收的产品为佳。
  • 睡前服钙或喝牛奶,加1-2片苏打饼干,是全球公认的补钙“经典”。因为夜间骨骼“银行”的大门敞开,吸纳力度最大。
  • 十月怀胎孕妇已将大量的钙质奉献给了宝宝,初为人母的新妈咪必须大量补钙,这样母子二人都不容易发生缺钙。
  • 上班族常因应酬推迟晚饭,在下午4至6点时如果嚼上2片钙,就会加倍保护心脏、大脑。
  • “嚼”钙应与“析”钙的菜、咖啡间隔半小时以上,也应与早、中、晚餐有所间隔,不然会影响钙的吸收。
  • 补钙不分男女老幼,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 目前中国营养学会日摄入钙推荐量为800毫克,这只是一个“扶贫线”,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补钙。
  • 补钙不如“护”钙
  • 平时人们都只注意到了补钙,事实上相对于补钙来说,护钙其实更重要,几点护钙常识如下:
  • 一、进行户外活动,可以接触阳光,每天照射阳光10分钟,便可获得肌体所需的维生素D,有利钙的吸收。
  • 咖啡中的咖啡因会阻止钙吸收二、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吸烟、喝酒、常喝碳酸饮料等,都能造成人体酸性化,其中碳酸饮料中还含有磷酸能造成体内钙磷比例失调,直接阻止钙的吸收。茶水中的茶碱、咖啡中的咖啡因,以及草酸、植酸食物与含钙食物混搭会阻止人体对钙的吸收。此外,食物中含盐量过高也会导致钙质流失,每日吃盐量以5克为宜,不要超过6克。
  • 三、积极防治慢性胃肠疾病和保护肝肾功能。
  • 四、倡导饮食补钙:牛奶、豆制品、鸡蛋、花生、虾皮等都含丰富的钙。此外,改善烹调方法也可提高钙的利用。比如做菜加点醋,有助于食物钙质的溶解,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吃石膏点的豆制品(比用卤水点的含钙量高);油炸食品制作时,外加用一些淀粉挂糊,可以防止钙质丢失。